綻放青春音樂會

2023-05-12T10:24:55+08:00

本校於 2023 年04月29日星期六下午於學校操場舉行「綻放青春 Bloom of Youth音樂會」,藉此機會展示同學的音樂藝術才華和多元發展的成果。 是次音樂會由本校學生傾情演出,當中包括中小學合唱團、小學弦樂團、小學弦樂重奏、中學管弦樂團、中小學管樂團、中小學敲擊樂隊、中學手鈴隊、中小學中樂團、各種中樂合奏、以及古箏和中小學中國舞等,中小學演出學生人數多達300名,呈獻了豐富多彩的節目。當日有近700位家長、校友、老師及學生到場支持,場面熱鬧非凡,盛況空前。

綻放青春音樂會2023-05-12T10:24:55+08:00

本校教學人員南京學習之旅及姐妹學校參訪交流

2023-04-27T15:30:29+08:00

為推動江蘇省與澳門特別行政區在基礎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本校早前分別與南京市小營小學以及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樹人學校締結為友好姐妹學校,共同建立教育合作關係。為了促進與姐妹學校的交流,增進教學人員的專業知識,拓展宏觀的教育視野,並弘揚中國歷史文化,本校於2023年4月10日至4月14日組織了「教學人員南京學習之旅」。在校長余家碧修女帶領下,本校一行十五人前往江蘇省南京市展開參訪與學習活動。 旅程首站,校長、助理校長及小學教師參訪了南京市小營小學,而副校長及中學教師則參訪了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樹人學校。 南京市小營小學創辦於1952年。多年來,小營小學一直以「童心」作為育人理念,在「童心教育」的理念引領下,形成了童心教育的小營樣式。本校教師在毛校長的引領下參觀了圖書館、美術教室、科學教室、航空體驗館和校史館,豐富精彩的互動體驗讓本校教師讚嘆不已。在交流環節,毛校長向本校教師介紹了小營小學的辦學歷程、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我校教師亦分享了本校的發展歷史、辦學理念、教與學方面的具體做法以及學生支援的實務經驗。 而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樹人學校,是原附屬於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一所初級中學,創辦於2001年,多年來致力於開發每一位學生的創造性潛能,以「嚼得菜根 做得大事」為校訓。參訪當天,劉海燕副校長引領本校教師參觀了樹人學校多處極具特色的教學空間,包括為師生、家長提供專業心理支援的場地——心悅館,由機器人元創室、淩雲航模館、數學實驗室等組成的「夢工廠」,由藝術長廊、M藝術空間、陶藝工坊等組成的視覺藝術大樓,還有創客空間和校園電視臺。在交流互動環節,孫小紅校長向本校教師介紹了樹人學校的辦學理念、校園文化、師資建設、媒體關注等概況,而本校教師團隊亦從我校的創校歷史、教與學模式、學生支援及事務發展等三個方面進行了簡短的交流分享。 通過是次訪校活動,本校與友好姐妹學校加深了認識與交流,並對未來的進一步合作表示了憧憬和展望。 除了訪校交流,教師團亦前往了南京博物院、夫子廟、老門東歷史文化街、明孝陵、午朝門遺址公園、南京牛首山佛頂宮、靜海寺《南京條約》史料陳列館、總統府、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及先鋒書店進行觀光學習。 是次學習之旅為教師團隊帶來了深刻的參訪體驗和啟發,讓教師們更瞭解南京當地的特色旅遊資源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獲益良多。 參觀南京市小營小學校史館 雙方交流 教師們體驗航空館設備 南京市小營小學毛校長與我校余校長合影留念 雙方互贈紀念品 雙方教師團隊合影留念 本校教師受孫校長及劉副校長熱情接待 孫校長分享初中跨學科課程實踐 參觀樹人學校科創夢工廠 樹人學校感受藝術教育之美 本校教師體驗校園電視台 教師體驗心悅館之互動宣泄悅納室 教師體驗VR心理能力訓練 兩校教師合影留念 教師於古城門前留念 教師參觀南京博物院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銘記歷史 珍愛和平 先鋒書店內暢享閱讀之樂 教師到明孝陵參觀 教師品嘗秦淮小食

本校教學人員南京學習之旅及姐妹學校參訪交流2023-04-27T15:30:29+08:00

家長教師會親子活動「食療與花茶講座及工作坊」圓滿舉行

2023-04-25T10:19:09+08:00

本校家長教師會多年來致力舉辦各類親子活動,除了藉此促進學生和家長間的親子溝通交流,也希望通過不同主題的活動照顧他們的身心健康。而傳統中醫根據人的寒熱體質,對不同的飲食均有宜忌。瞭解不同體質的屬性與相對應中藥的功用,對強身健體有莫大裨益。因此,本校在2023年4月1日為小學家長及學生舉辦了兩場「食療與花茶講座及工作坊」。 活動中,先由導師為參加者介紹適宜各類體質的花草茶與食療素材的挑選、烹煮用語與技巧,然後家長和學生在專家指導下學習挑選材料,一同烹煮花茶。是次活動獲得了家長的熱烈支持,家長們亦表示希望未來能開辦更多同類型活動。 「食療與花茶講座及工作坊」參加者與導師合照 導師為家長和學生介紹九型體質 家長和學生在專家指導下挑選花茶材料 家長向導師了解更多花茶與食療知識

家長教師會親子活動「食療與花茶講座及工作坊」圓滿舉行2023-04-25T10:19:09+08:00

「大學保送計劃分享會」助力學生升學

2023-04-18T15:54:45+08:00

本校生涯規劃組持續為學生升學提供不同形式的支援。4月15日(星期六)早上,生涯規劃組為中四及中五年級的學生及家長舉行了「保送計劃分享會」,近百學生及家長出席。 會上,小組導師介紹了近兩年本校學生成功保送情況,包括學生人數、獲錄取院校名錄等。隨後分別講解了澳門及內地高等院校的保送及校長推薦計劃。包括申請條件、申請流程、文件準備、重要日程、面試技巧、獲取最新資訊的方法等。 本校亦有幸邀請到兩位校友嘉賓回校分享。她們分別是澳門大學土木工程碩士梁詩遠小姐,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公共政策專業碩士黃萍婷小姐。她們分享了自身的成功經驗,包括如何裝備自己,如何應對面試等,更分享了自身豐富多彩的學習歷程,為學妹們的升學抉擇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蔣燕兒副校長亦分析了澳門現況及大灣區以至國家的發展趨勢,期望學生在自身競爭力、個人期望及院系選擇的配對、面試及筆試的準備等方面,從更廣闊的視野考慮升學路向,作好充分準備,成功實現理想。 大學保送計劃分享會 陳老師解釋保送流程 周老師分享內地保送院校概況 黃萍婷校友分享保送心得 家長及同學聆聽保送之成功要素 致送紀念品感謝校友分享

「大學保送計劃分享會」助力學生升學2023-04-18T15:54:45+08:00

生涯規劃:中四級個性與職業路向探索

2023-04-18T15:48:13+08:00

為使學生探索人生,認識自身情況,了解社會發展,及早做好生涯規劃,本校生涯規劃組一直致力為中學每一年級學生提供多元及持續的指導與支援,讓活動覆蓋到每一位學生,扶持她們作出正確抉擇,完善規劃美好人生。 日前,生涯規劃組舉辦了中四級個性測試及職業路向探索活動,理科組及商科組學生分別進行。首先,讓學生進行廣受認可的十六型人格測試(MBTI測試),藉此了解自身個性類型。生涯規劃組導師隨後為學生分析不同類型的人格特質,以及合適的職業路向。導師特別強調,測試的結果只是一個起點,每個人的個性或會隨自身經歷、成長經驗的累積而有所變化,目前的測試結果僅作參考。 其後,導師為理科與商科班學生,分別播放了相關的就業路向影片,讓學生對職業特質、專業認證、就業前景及挑戰等,有更直觀的了解。為她們的職業路向規劃,提供了指引。 學校期望透過不同形式的活動,加深學生對自身、學科、課程、就業前景的了解,讓學生適時做好規劃及準備,成就人生。 職業要求介紹 介紹MBTI測驗 導師指出人格會隨成長而變化 人格類型介紹:ESFJ 人格類型介紹:ISFP 職業介紹:展覽設計師 職業介紹:樹藝師

生涯規劃:中四級個性與職業路向探索2023-04-18T15:48:13+08:00

4th “Talk like TED” Speech Contest

2023-03-28T08:43:28+08:00

On 16th March, our school held the 4th “Talk Like TED” speech contest. This year, we have broken a record again! 70 candidates joined the audition! Out of these 70 candidates, 18 of them were successfully admitted to the final round. Through the contest, we want to spread ideas and engage with each other. We believe passionately in the power of ideas to change attitudes, lives, and ultimately, the world.  One of the greatest benefits of sharing our ideas [...]

4th “Talk like TED” Speech Contest2023-03-28T08:43:28+08:00

辦「人之初的愛」展覽 助加強生命教育

2023-03-24T17:00:53+08:00

日前,本校有幸獲得澳門教區生命委員會的大力支持,在校園設置「人之初的愛」生命教育主題展,於3月6日至18日舉行,校園中小學各班參觀是次展覽,以啟發同學對於生命的珍視和愛護之情。 展覽內容包含各種主題,從天主教的角度看生命的來源及價值、婚姻、胚胎的發育、到生命的多樣性和可持續發展等。同學們透過展覽介紹和互動體驗,感受生命的奧蹟、思考愛的根源、欣賞生命的美麗,藉以感受造物主慈愛的恩賜,在我們生命中如何彰顯,發現自己及他人的生命是何等尊貴神聖。 展覽中特別準備了工作紙和祈禱文,讓同學們能更深入地思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學生積極投入,樂於表達自己對生命的感悟和祝福。參觀展覽後,同學們體會深刻,以「奇妙」形容是次的參觀感受,表示領悟到生命的寶貴及獨特性,明白每個生命都承載着天主及父母無限的愛,學會感恩及愛惜生命。 未來,校方將積極舉辦相關活動,以加強師生認識生命教育。 初小同學留心聽老師講解 小二級學生討論生命的奇妙 小三級同學認真細閱展板內容 同學手抱12週胎兒模型,感受小生命的珍貴 觀展覽後,小二級同學寫下自己的感想 高小同學們都紛紛在留言板上分享自己的感受 初小同學們都紛紛在留言板上分享自己的感受 中學同學參觀「人之初的愛」展覽 中學同學駐足在小電視前,聆聽嬰兒的心跳聲

辦「人之初的愛」展覽 助加強生命教育2023-03-24T17:00:53+08:00

生涯規劃:中三級選科指導會

2023-03-20T23:31:09+08:00

為使學生探索人生,認識自身情況,了解社會發展,及早做好生涯規劃,本校生涯規劃組一直致力為中學每一年級學生提供多元及持續的指導與支援,讓活動覆蓋到每一位學生,扶持她們作出正確抉擇,完善規劃美好人生。 日前,生涯規劃組舉辦了中三級選科指導會。活動內容包括:首先,由商科與理科老師,分別介紹學科性質、學科內容、課程設置、就業前景等。其後,老師讓學生以BYOD形式,用自己的電子設備,跟老師進行互動,提出自身關切的問題。 學校期望透過不同形式的活動,加深學生對自身、學科、課程、就業前景的了解,讓學生適時做好規劃及準備,成就人生。 生涯規劃組導師主持活動 高中學生透過錄音分享學習心得 商科老師介紹課程 商科老師講解學科設置 理科老師介紹課程 理科老師介紹學科內容 學生專心聆聽講解 學生積極參與互動遊戲

生涯規劃:中三級選科指導會2023-03-20T23:31:09+08:00

全體教師專業培訓 –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2023-03-14T09:33:07+08:00

「提升學生的軟實力,並擴闊其國際視野」為學校今學期年度計劃的重點關注項目。為了讓教師在課堂中開展相關主題的教學,及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應用,教師專業發展組於2023年2月25日為中小學的全體教師進行了校本培訓活動。此次培訓邀請了澳門食物及環境健康學會的柯學明院士和麥雁鈴博士擔任主講嘉賓。他們的演講不僅提供了有關如何提升學生軟實力和擴展其國際視野的寶貴資訊,還將有助於教師們更好地準備和實施相關教學內容。 在UN SDGs 及教學應用工作坊中,導師讓老師學習到17個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原則及趨勢。導師指出人類將會面臨的危機,包括人口增長快、人類對天然資源需求及碳排放量不斷增加等,從而帶出開展可持續發展教育的重要性。導師指出,人類面臨的危機包括快速增長的人口、對天然資源的需求以及不斷增加的碳排放量,進而強調了開展可持續發展教育的重要性。同時,導師還介紹了人們在2030年應具備的「全球素養能力」,其內容主要包括「知識」、「技能」和「態度與價值觀」三大範疇。這些知識和技能將有助於教師們更好地設計和實施可持續發展相關的課程,從而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和行動能力。 推動可持續發展教育是實現2030全球素養的策略之一。導師提出了如何將可持續發展融入不同科目(如歷史、音樂、宗教等)的課程中,以擴展學生的國際視野。最後,透過小組活動,教師們體驗了如何設計一個學習活動,讓學生了解性別平等,提高他們對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性的認識。教師們期望未來能在課堂上加強本地青少年對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認識和聯繫,進一步提升他們對世界經濟、社會和環境三方面平衡發展的世界觀。這將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和行動能力,從而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實現。 柯學明院士介紹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及世界趨勢 麥雁鈴博士分享如何將可持續發展融入各學科課程,以擴展學生的國際視野 教師討論及分享如何設計學習活動,讓學生了解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性 大合照

全體教師專業培訓 –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2023-03-14T09:33:07+08:00

會祖誕生250周年慶祝活動

2023-03-02T16:39:31+08:00

會祖聖嘉諾撒瑪大肋納於1774年3月1日出生於貴族家庭,本可以享盡榮華富貴,但是為了追隨基督,效法聖母,她放棄享受她原有的奢華生活,選擇走到貧困人群當中去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因着她無私的奉獻,嘉諾撒仁愛女修會得以成立。 2023年3月1日,我們嘉諾撒大家庭齊集一起,慶祝會祖誕生250周年。當天活動分為兩部份同時進行。中小學教友、高中同學及學生領袖在禮堂參與感恩聖祭。主祭李益僑神父勉勵師生效法會祖芳表,對上主滿懷信心,並以實際行動承傳會祖精神。我們亦應多思考自己能為嘉諾撒家庭奉獻些什麼,如何在生活中多行仁愛。 牧民組老師同時為初中同學策劃了愛心體驗活動。同學們首先透過影片了解聖女瑪大肋納的生平。接著進入角色扮演環節,體驗會祖的大愛及貧困人士的苦難。36位初三級同學,化身會祖,其餘初中同學扮演戰爭時流離失所及貧窮的人,抵受着飢餓的煎熬。當「會祖」向她們派發麵包,「苦難群眾」歡欣接受,而她們亦主動再把麵包分享給未獲食物的同學。同學透過這次體驗,領悟到分享及愛的真正意義,明白到不要小看自己能發揮的力量。 為了讓學生從小認識會祖的生平及其工作,讚美感謝會祖對我們的愛,並在生活中實踐她謙遜仁愛的精神。安排小學生在課室的活動分別有:小一及小二年級的學生進行「會祖生平漫話故事填色」;小三及小四年級的學生進行「書簽創作」;小五及小六年級的學生進行「短誦創作」。會祖嘉諾撒瑪大肋納是個樂於助人及堅強不屈的人,同學應該以聖瑪大肋納為榜樣,學習她愛主愛人的精神,從小便要培養一顆善良的心,多關心別人,貢獻社會。 學生開心展示自己的作品 透過影片認識會祖生平 學生專注填色會祖生平漫話故事 學生專注創作書簽 學生認真投入設計 學生分組進行短誦創作 學生專注創作短誦 牧民組教師介紹活動流程 牧民組教師設計之活動工作紙 初中學生體驗愛心分享活動 同學化身會祖派發麵包 同學在服務中學習 初中同學於活動後分享感受 會祖誕生250周年感恩聖祭 中小學教友及代表參與彌撒 同學一起以歌聲讚頌上主 李益僑神父講道 師生為不同意向同聲祈禱

會祖誕生250周年慶祝活動2023-03-02T16:39:31+08:00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