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姐妹學校交流活動之旅
為加強與姐妹學校的交流,提升師資隊伍的專業知識,弘揚中國歷史文化,本校由教育基金資助,於2024年3月30日至4月3日組織了「南京姐妹學校交流活動之旅」。在蔣燕兒副校長及王佩文副校長帶領下,本校一行十三人前往江蘇省南京市展開參訪與學習活動。 旅行首站,參訪團來到明孝陵。明孝陵是一座壯觀宏偉的陵墓,是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馬氏的合葬之地,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遺產。同時,明孝陵也成為了中國文化的重要符號之一,彰顯了中國古代文明的卓越成就。在此,教師們能夠感受到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偉大成就。 次日,參訪團首先前往了中山陵和美齡宮。中山陵是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陵墓,也是中國現代史上最重要的建築之一。中山陵不僅是一座紀念碑,更象徵著中國人民的奮鬥和團結,也是中國人民對孫中山先生的深切懷念和崇敬之情的象徵。美齡宮位於鐘山風景區內的小紅山上,是蔣介石和夫人宋美齡下榻休息的地方,有「遠東第一別墅」的美譽。它不僅保留中國文化傳統建築特色,還融合了西方建築風格,在中國文化建築史上獨樹一幟。接着,參訪團到了南京總統府。南京總統府是中國近代建築遺存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築群。教師們可以參觀其內部的展覽和陳設,了解中國現代史的重要歷史事件,同時也能欣賞到建築的美麗和精湛工藝。南京總統府是一個重要的文化遺產,提醒著人們歷史的重要性和保護文化遺產的使命。其後,參訪團到了位於秦淮河北岸的夫子廟。夫子廟是一組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由孔廟、學宮和貢院組成,是對古代思想家孔子的紀念和崇拜之地。廟內保存有許多孔子和其他古代學者的塑像、碑刻和文物,展示了中國古代學術和文化的傳統。此外,還可以欣賞到江南水鄉的美景,無不散發着濃厚的歷史氛圍。 第三日上午,參訪團到雞鳴寺的櫻花大道賞櫻和位於長江南岸獅子山巔的閱江樓。下午,參訪團到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樹人學校進行參訪,期間本校教師參觀了樹人學校多處極具特色的教學空間、「STEAM教學座談會」和以「走馬燈」為主題的跨科教學課堂。在教學空間參觀中,教師參觀了為師生、家長提供專業心理支援的場地——心悅館,由機器人元創室、淩雲航模館、數學實驗室等組成的「夢工廠」,由藝術長廊、M藝術空間、陶藝工坊等組成的視覺藝術大樓。在座談會中,孫小紅黨總書記向本校教師介紹了樹人學校校園文化、師資建設等概況,而兩地教師亦分別就着兩校的STEAM教學設計及課程內容進行分享,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樹人學校分享數學科、美術科、語文科及地理科於STEAM教學設計上的實踐及心得,並表示需善用環境資源,在設計中以學生為本,冀望學生能在成長中學習。而我校則由物理科科主任及化學科科主任為代表分享我校的STEAM課程與跨學科學習的實施案例和多元評該的應用。兩校都期待未來有進一步的合作,並表達了對未來合作的願景和展望。其後,參訪團到了老門東。這裏能感受到濃厚的古代街區氛圍,同時也欣賞到老建築的獨特魅力。 第四日上午,參訪團到了南京大學參觀。午後到了南京市小營小學進行參訪。南京市小營小學多年來一直以「童心」作為育人理念,在「童心教育」的引領下做到呵護童真、激活童趣、滋養童心,用智慧啟迪兒童, 用愛心成就兒童的核心理念滲透進小營小學師生心中。本校教師在該校戴校長的引領下參觀了圖書館、航空體驗館和校史館,豐富精彩的互動體驗讓本校教師讚嘆不已。在交流環節中,戴校長向本校教師介紹了小營小學的辦學理念、辦學隊伍、學校環境、辦學特色和辦學視野等,我校小學教師也分享了本校的發展歷史、辦學理念、學校管理及發展、課程與教學、學生支援等方面進行了交流分享。其後,參訪團到了玄武湖公園。園內擁有多個風景區,讓教師們盡情感受其古蹟風情,令人流連忘返。 旅程尾段,參訪團到南京侵華日軍遇難同胞紀念館、中國北極閣氣象博物館及江蘇科技館參觀。 是次「南京姐妹學校交流活動之旅」,給教學團隊帶來了深刻的參觀體驗和啟發,讓教師們更好地瞭解到南京的當地特色、中華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及教學體驗,受益匪淺。 明孝陵教師集體照 參訪團遠眺氣勢雄偉的中山陵 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樹人學校錢校長親自迎接我校參訪團 我校教師於樹人學校分享STEAM課程與跨學科學習 我校參訪師生與樹人學校師生合照留念 樹人學校孫書記、錢校長與我們師生合影 我校老師向南京小營小學戴校長分享本校辦學理念及特色 聽取小營小學秦主任介紹校史館 本校教師與南京小營小學領導合照 參訪南京侵華日軍遇難同胞紀念館 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樹人學校教師合影 教師於中山陵前合影
保護知識產權講座
為了向新生代宣揚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性,提高青年的守法意識,我校於3月27日邀請了澳門海關及經濟及科技發展局為高中生舉辦「保護知識產權講座」,向學生講解相關法律知識。出席講座的嘉賓包括嘉諾撒聖心英文中學余家碧校長、黃翠珊助理校長、王佩文副校長、海關技術及訴訟處副關務陳志文督察、教育及青年發展局中學教育處梁怡安處長、德育中心鄭雪珍主任等。 海關副關長李煜輝先生致辭時表示,海關作為本澳保護知識產權的其中一個主要部門,一直致力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培養年青一代尊重知識產權的意識,期望透過校園宣傳計劃,提高學生對知識產權的認識,從而理解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性,並將這份理念推廣到身邊的同學、朋友及家人身上,達致大眾「識法守法」的目標。 講座上,經濟及科技發展局高級技術員何雲龍講解了商標、專利、著作權等不同類型知識產權的相關知識,而海關知識產權廳廳長李思雅則介紹了海關在打擊侵權行為方面的工作及成果,以及海關打擊違法攜帶物品出入境的相關工作,同時與學生分享了如何避免在網上購入侵權產品,教導學生支持原創、保障自身的創作權益。講座設有問答環節,學生在講座上用心聆聽,踴躍回答,氣氛熱烈。 透過是次講座,學生能認識侵權行為的危害性,建立「識法守法」觀念,共同保護創作、保護智慧,令創作者能盡情發揮創意,使大家能分享更豐碩的創作成果。 雙方互贈紀念品 大合照 講者就著作權及各項主要工業產權的內容進行詳細講解 講者呼籲每一位與會者與身邊的親朋好友,攜手共同保護知識產權 學生於互動環節踴躍參與,氣氛熱烈
弘揚中國歷史文化、湖北武漢尋根之旅
為了鼓勵本校教學人員深入認識中國歷史文化、增進教學人員的專業知識、拓展其宏觀的教育視野,以及促進教學人員對嘉諾撒仁愛女修會的了解,我校於3月5日至9日組織了「湖北武漢尋根之旅」活動。在校長余家碧修女帶領下,本校教師一行二十多人共同前往湖北省武漢市展開參訪與學習活動。 旅程首站,參訪團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尋找嘉諾撒仁愛女修會前人的足跡。武漢市中心醫院的前身為漢口聖若瑟醫院武昌分院,一百多年前,嘉諾撒修女曾經在此服務。在此,本校教職員能夠了解到更多我校的起源與發展。其後,參訪團來到別具歷史和宗教意義的漢口上海路天主教堂參觀。 次日,參訪團前往武漢市第十九中學進行交流。「十九中」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學校,其前身為意大利天主教武漢教區嘉諾撒修道院,由修道院院長柏博愛修女於1911年創辦。在交流環節,朱校長向本校教師介紹了武漢市第十九中學的創校歷程、辦學理念和課程特色,我校教師亦分享了本校的發展歷史、辦學理念、發展規劃,以及學生支援方面等資訊。其後,參訪團還參觀了「十九中」的校史室,了解到該校的歷史和發展軌跡,啟發了教師們對教育工作的新思考。 第三日,參訪團參觀了辛亥革命紀念館、博物館和首義廣場,了解到辛亥革命的歷史背景和意義。同日,參訪團也到訪了位於花園山山頂的嘉諾撒仁愛女修會聖家堂。該堂建於1888年,曾經發展育嬰室、教理班等公益事業。 旅程中段,參訪團來到了湖北省博物館,欣賞珍貴的出土文物,如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曾侯乙尊盤等「鎮館之寶」。是次參館體驗讓教師們了解到「敬天崇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此外,參訪團還到訪了東湖梅園、晴川閣、大禹神話園、江漢關博物館、黃鶴樓公園、長江大橋等著名景點,並在校友沙同學的嚮導下,參觀了武漢大學校園,感受百年大學的濃厚學術氛圍。 這次行程讓參訪團更深入了解到武漢的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教師們不僅了解到當地的教育發展情況,也增強了學術素養和創新意識。整個行程豐富多彩,讓我校老師留下了難忘的回憶。 到訪嘉諾撒修女曾服務的漢口上海路天主教堂 於武漢十九中學校創辦人柏博愛修女紀念像前留影 武漢十九中校史陳列館內之古鋼琴 武漢市第十九中學校史陳列館 校長及教師細味校史 教師於武漢市第十九初中校園合影 辛亥革命博物院 辛亥革命博物館 嘉諾撒修女曾於花園山服務的聖家堂 嘉諾撒修女曾於花園山服務的聖家堂 武漢長江大橋 參訪歷史名樓- 黃鶴樓 到訪東湖櫻花園 參觀黎黃陂路街頭博物館 參觀武漢大學校園 到訪油菜花田
中四級辦「國家安全記心田」講座
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加強學生對國家安全的認識和提高對國家安全的意識,我校於3月8日邀請了澳門理工大學「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冷鐵勛主任 及陳慧丹講師為中四級學生舉辦「國家安全記心田」的講座。 講座期間,陳講師向學生講解了國家安全的核心理念及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並指出唯有國家的安全,才能守護澳門的安全和發展,才能保障居民的幸福生活。學生亦於活動結尾時指出「有國才有家」,並感謝主講人讓自己能更加了解國家安全的意義,以及「國家安全」如何保障生活。 透過是次講座,希望學生能多角度了解「國家安全」的全面性,提升學生的法治素養和守法意識,才能令澳門長期繁榮與穩定,也為澳門居民的個人發展提供了良好而安全的環境。 陳慧丹講師主講 同學們發表感想 大合照
「人人走進校園」生命教育主題講座
本校中學輔導組於3月4日與人人流浪狗澳門義工團一同為中一及中二級學生帶來「人人走進校園」生命教育主題講座。活動通過講解、事例分享及親近毛孩等環節,為同學建立動物保護意識,明白人與動物處於平等的關係,彼此都有自己的生命價值與意義。是次活動,學生積極參與,踴躍分享,在講解飼養寵物的生理及心理需要時,同學了解到對待生命時應盡的責任;毛孩及領養人的事例分享讓同學明白生命的珍貴;親近毛孩的體驗使學生能切身體會到生命的重量,在撫摸和抱起毛孩時,學生小心謹慎,從動作中透露出對毛孩的珍惜與重視。相信同學們能從保護及關懷動物中體會到如何正確對待生命、關愛生命和珍惜生命。 為建立動物保護意識,義工們教導同學如何親近毛孩.1 為建立動物保護意識,義工們教導同學如何親近毛孩.2 同學從分享中了解到對待生命時應盡的責任及明白生命與生命的互動與珍貴 於互動環節,同學們積極回應 「人人走進校園」生命教育主題講座
本校家長教師會舉辦親子烹飪班
為促進親子關係,讓家長與子女體驗共同學習及實踐所學的寶貴經歷,家長教師會分別於2024年1月27日及2月3日,假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職業技術教育活動中心舉行兩場了「親子烹飪班」。是次活動獲得家長及學生的踴躍參與,反應非常熱烈,最後經抽籤選出30對親子出席參與。 兩天活動包括讓同學及家長攜手製作新春曲奇及泰式美食。家長與學生一起學習製作美食的技巧,既能互相合作加強默契,增進親子關係,又可與家人及親友共享美食好滋味。學習過程中,同學們提升了自理能力,並建立起珍惜食物的良好價值觀。 親子聆聽製作教學 親子攜手製作曲奇 同學全神貫注地製作 同學合影留念 親子用心製作泰式美食 親子合影留念 泰式美食班參加者與導師合影留念 新春曲奇班參加者與導師合影留念